李郛354
发表时间:2014-04-27 09:39 李郛(1905~1979),字子墙,剑阁县樵店乡人。自小天资聪睿,颖悟过人。民国十六年(1927)考入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读书,民国十九年毕业,回到剑阁,在县立初级中学任教。民国二十八年,任剑阁县开封完全小学校长。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任剑阁县督学,后任剑阁乡村师范学校教师、民众教育馆馆长等职至剑阁解放。 1950年,在剑阁师范学校任教,1955年,剑师校并入广元师范校后,随中师学生到广元师范学校任教;1961年又调回剑阁中学任教,直至1976年退休。 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严谨治教,一丝不苟,从不懈怠。备课时总是对课文中的字、词、句、义逐个落实。不少古典文学作品,他连标点符号都记得清楚。而且,他坚持每课必写详细教案。有人劝他可以沿用旧教案,他却说:“课文虽然未变,但人的认识在不断更新,要在古文中讲出新意来,老师不备课怎么行?”先生知识渊博,基础雄厚,每讲课开始时有些口吃,但随着讲解的深入,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尤其是讲解古文,讲得文采飞扬,韵味十足,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很受学生欢迎。先生诲人不倦,对于学生的提问,百问不厌,总是耐心解答,直到学生掌握为止。他批改学生作文认真仔细,眉批得法,他的课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很好。 先生长文学,善诗词,一生作诗词千余首,保存下来的有《寒木春华室遗稿》,作品中洋溢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怒斥日寇入侵我国的野蛮行径,痛责不抵抗政策,歌颂新中国等方面的内容居多。 先生为人豁达,品德高尚,深受师生敬重。回到农村,不摆知识分子的架子,与乡亲们关系密切。他善书法,习《爨宝子碑》与《张猛龙碑》,每当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乡人都请他写对联,他从不拒绝。他淡泊名利,热爱教育事业。民国年间,有人劝他竞选杨村乡乡长,他慨然谢绝,甘作教员。 他对子女既严格教管,又从不苛刻,常用浅显易懂的道理向子女们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他教儿子们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教女儿们背诵《木兰辞》,给孩子们讲述秦桧勾结金人、卖国求荣、陷害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他还常常给孩子们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还鼓励儿女也作教师,他一家几代人从事教育工作的达20余人,堪称“教育世家”。 李先生在新中国曾被选为剑阁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广元市人民代表,剑阁县人民委员会委员。他从教数十年,桃李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