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培训心得
金秋送爽迎天地,生本教育进课堂。在这大好的收获季节,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袭卷蜀道而来,让我也有幸浸润其中,从而荡尘涤埃,开拓视野。向来本着“学习,总会有收获的”观念,不断为自己充电,完善自我,追求卓越。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是受益匪浅,饱食了一顿教育教学的文化大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大胆接受并尝试新的理念,才能与时俱进。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教海无涯学为舟,教师的职业就决定了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每当重大教育转型,必须从课程开始,也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的。因此,我们的观念要不断更新,知识要逐步积累,才能满足莘莘学子们渴求的眼神。在三尺讲台上,要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让自己有全球的视野,开阔的胸襟,那就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
眼光有多远,脚下的路就有多长。我已从教二十多年,头脑中总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不合时宜的东西,总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教师就是重在一个“教”字,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接受了一些生本教育的新理念,新教法,告诉我们要丢掉以前的师本、教本、考本,以生本取而代之,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育教学。要让农民好耕,就必须把土地还给农民,要让学生好学,就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正是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我们只要善于利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和本能,就能使学生实现愉悦学习,快乐成长。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实中,我们老师往往太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学生眼前的分数,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感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往往高分低能。他们缺乏大胆创新的魄力,勇于实践的能力,不断进取的毅力,这有悖于现实社会中人才的需求。要提高学生的兴趣,那就得改变以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达成三个目标:快乐、素质、成绩。因为一个人在儿童时代,快乐是最强烈的需求,成立学习小组,让他们分工合作,互帮互助。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亲历亲为,主动提问,主动解决问题,主动交流学习所得。老师以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微笑,每一个无奈,每一次兴奋,并给予学生以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从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学习的快乐感。老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主人和主体,这样学生开心,老师也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定会以今秋为起点,融入到这场改革的大潮中去,力争做一个弄潮儿。真生本,真实践,才有真收获。学习是前提,实践是关键。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大胆尝试生本教育,把生本教育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逐步变革,不断完善。我相信,只要坚持,做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来年的秋季,我与学生都会有累累硕果,我也定会成为一个快乐而幸福的教师。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