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批
     示范性普通高中

《美术鉴赏》模块教学指导(三)

67
发表时间:2010-05-05 12:11

   【典型案例 3 】

   【点评】广东省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田强老师美术鉴赏课例《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设计通过 比较、讨论、谈话、练习等综合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该教案设计详细周到 ,教学环节紧扣,教学活动综合,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通过比较与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来认识现代建筑。这种课程模式需要善于在教学中组织多种活动,在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中,突出重点,确保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另外,建议对情感价值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人与建筑的关系以及对家乡热爱的情节。

课例:美术鉴赏《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广东省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田强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对象: 选修美术鉴赏模块的高中学生

   教学分析: 本课是《美术鉴赏》的最后一课。高中学生经过一学期欣赏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判断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运用比较法,重点赏析优秀建筑作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学会欣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

   5、教学难点: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解决难点的方法:可结合具体的现代建筑加以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自由结合, 6-8 人为一个小组,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准备好绘画工具。


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准备上课。

学生按小组就坐。


引入新课

•  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

•    提问:你们画的建筑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它们像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与我们欣赏过的西方传统建筑有何不同?

3 、建筑发展到了今天,不仅在外形,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们这节课就来对现代建筑做较深入地探讨。

感受、体验、描述。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 6-8 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作品展示。

学生回答:

我们画的像一个大蘑菇;

我们画的建筑太简单了,像积木;

看不出像什么,很奇怪……

我们没画完,太复杂了。

在造型上不同。

用材也不同。

……

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描绘,增加感性认识。






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前后知识衔接。

课堂发展 阅读 质疑 讨论 比较 分析 归纳 判断

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特别的、最漂亮的、你们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说它漂亮?

为什么说它很特别?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简要总结。


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

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

请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方案(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方案(科技水平)。


教师总结、归纳。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重视功能,简化装饰;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4 、思考与探究:你认为广州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它与城市建设有什么关系? .

比较、分析、判断。

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填写作品评价表。

各小组代表介绍各自的选择和理由。(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知识迁移

学以致用

教学评价

学生填写评价表格。


课堂延伸

参观身边的现代建筑,就其形式和功能、价值写一篇小论文。

鼓励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附:教学评价表一 第 小组

评价项目

简要说明

造型最特别的建筑是:


最优美的建筑是:


我们最喜欢的建筑是:


   附:教学评价表二

评价项目

自评得分

他评得分

A

B

C

A

B

C

本节课你掌握知识的程度







你是否积极参与本小组的学习活动







你对自己的总体评价







注: A 为优; B 为良好; C 为一般。

你觉得老师在本节课的表现如何?

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何建议和意见?

   【典型案例 4 】

   【点评】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 房尚昆 老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采取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模式教学目的是: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打破旧有的一言堂灌输与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让课程教学由静态变为动态,让学生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究,让单一的教学行为变成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综合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模式的运行方式为:在新学期课程教学开始,为了使同学们对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如何备课和如何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给以指导,并作课堂教学的示范与讲解。然后在班级内进行课题的分工,由3位同学组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小组,承担一节《美术鉴赏》课程或自选一个相关的美术课题的教学,进行集体合作备课,再按照课程章节顺序依次走向讲台给同学们讲课。要求每个课程研究小组课堂教学于35-40分钟以内完成,最后留给助教(教师)5-10分钟,以对本课知识点进行综合小结(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及时总结)。学生在教学中每节课的综合教学表现与课件设计水平,并结合同学们的评价将作为该组成员的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这种教学模式使同学们都有了极大的兴趣,很多课题小组为了上好自己承担的课程,利用很多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并到学校图书馆和各书店寻找相关资料,在掌握大量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自己中午、晚上等课余时间制作了非常有水平的教学幻灯片 ( PowerPoint ) Word 文档讲稿。他们经过充分的准备以后一般都能充满自信地走向讲台,进行得法的教学演讲。课堂教学中,担任教学的同学们对教学过程都能煞费苦心进行了有趣的教学设计,有的学生设置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抢答;有的学生结合动手制作来让大家体验艺术作品的无穷魅力;有的学生自费买来奖品,奖励发言积极而精彩的同学;有的同学利用表演形式展示美术作品的情节,以帮助大家理解美术作品深刻内涵;还有的同学设计了很多问题的讨论和将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不断延伸;还有的从科学的领域,结合不同的学科知识(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综合评价美术作品,带给我们新的联想与启迪,把我们引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思维 ……

   学生自己作为教师上课,由于每节课变幻着不同的学生,使课堂中充满着生动的趣味与新鲜的感觉,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争执,往往把教学不断引入新的高潮。学生不是面对教师,而是面对早夕相处的同学往往从内心没有权威性,就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出直率与坦诚。课堂上往往随着问题讨论的深入,担任教学的老师与听课的学生在深入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会自然感觉在《美术鉴赏》课程领域中知识的匮乏,这样会更加激起深入学习的兴趣。同时所有的同学为了使自己的课程更深入有趣,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表现与形式比他人略胜一筹,都力求精心选择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课件制作图文并茂,影象生动有趣,使教学过程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师做什么?教师在课堂中是“助教”的角色,也是风筝放飞的牵线人。在这种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力求使自己掌握更多的信息,更广的知识。在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更大的专注,用心驾御课堂教学方向,得当而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并注意随机应变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幻,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必须随时关注学生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深度、广度与准确性,让课堂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新知的了解与审美的延伸,都能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一般流程为:

这种教学模式演绎着很多动人的故事,这里我们节选一位学生教学体会,让大家来感受,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脉络。

   【典型案例 5 】

   【点评】广东省深圳市滨河中学刘勇老师 美术鉴赏课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是以影视导入、分析讨论、表演体会等综合性 教学方式进行的一种教学设计。本课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去理解、体会课程内容,其教学设计紧扣中心,层次清晰合理,通篇教案感觉准备充分。这种美术鉴赏教学方式被大多数教师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有一定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艺术手段,如何让语言的节奏,教学环节中的互动与交流充分展现,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美术鉴赏教学是需要用心的一种教学,在确定有意味的课堂设计以后教师的语言表达、组织才能,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关键的问题。教学中既要传授有效地知识又要吸引学生参与,是我们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