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批
     示范性普通高中

以购代扶开销路  因地制宜谋振兴

138
发表时间:2021-12-27 12:38作者:杨旭



“以购代扶”是把扶贫方式从“输血”转化为“造血”,能够有效的培养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为帮助脱困户增加收入,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转变“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剑阁中学驻村工作队员自2021年5月30日入住天珠和马林村以后,深入了解到开封镇天珠村山高路陡,水源不足,主产小麦、玉米、黄豆,老百信以养猪、鸡、鹅、羊等,且品质优良;马林村水源丰富,主产优质富硒大米。由于距最近的场镇都在30km开外,在家留守老人居多,销售较为困难。经学校党委行政研究决定,在天珠和马林村开展“以购代扶”活动。



2021年12月21日(冬至),学校行政伏天祥副校长、工会杨渊委员在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黄先金副校长的带领下,与驻村工作队员一道,到天珠、马林现场购买老百姓的鸡和大米(价格高于市场价)。并亲自参与了称枰、记帐、签字确认、拍照保存;还同老百姓们一起杀鸡、汤毛、装袋、上车等。购买鸡鹅蛋500多个、公鸡近400只约2600斤、大米20000斤,总价值约10万余元。




“以购代扶”这一扶贫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农副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为帮扶者提供了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的农副产品,还带动了贫困群众以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培育和培强了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和合作经营意识,实现了从一次性“输血”向持续性“造血”的转变。



毋庸置疑,“以购代扶”,实现了可持续的良性互动。“以购代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开展“以购代扶”的前提是贫困户必须要先有能够出售的物品,这就使得贫困群众不得不通过自身努力、辛勤劳作获得产出,才能够享受“以购代扶”的优惠,将其转化为收益,最终实现增收致富。